.jpg)
大数据给 经济新闻带来了 机遇和挑战。
现在用欣喜若狂来形容还 为时过早,因为大数据并不是完全没有缺陷的。
在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,我们也要看到它存在的。
隐患。
当今社会,数据失真、 数据造假的案例并不少见,大数据 也不是百分之百可靠。
现在的问题不是大数据能不能用,而是如何使用大数据。
这就需要用 科学的方法收集和 分析数据,需要社会系统的信息披露 透明化,需要道德和法律法规起到约束作用。
只有这样,经济新闻才能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。
根据Coindesk的行情数据计算,在不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,如 美图 全程未进行减仓操作,截止4月10日 投资已经录得 浮盈超2000万美元,折合人民币后超过美图2020全年净利润的200%以上。
而对于 购买 数字货币的理由,该公司在第二次购买数字货币时的公告当中曾经表示,是因为“分散持有现金风险”和“提高股东价值”两点,而 购买比特币则 主要是资产配置策略之一。
值得注意 的是,美图并非是全球第一个将数字货币作为投资的上市公司。
随着全球 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, 中国是否面临输入型通胀风险,俨然成为一大热门话题。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纽约原油期货、伦铜、伦铝、美国玉米期货等大宗商品 涨幅分别达到35%、22%、18%与19%。
受此影响,3月中国的工业生产者采购价格里,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价格上涨17.3%,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5.6%,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7.1%。
4月8日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指出,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,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。
记者多方了解到,尽管当前输入型通胀压力骤然升温,中国央行未必会收紧 货币政策。
究其原因,一是 3月份PPI 同比增速涨幅较大,是建立在去年低基数效应的基础上。
就2020-2021年平均增速而言,3月份PPI这两年平均同比增速约在1.4%,依然维持在相对较低 水准;二是就 传导性而言,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终端工业品、生活资料、CPI的传导性较弱,显示下游需求依然不够旺盛;三是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是短期现象,其上涨主要驱动力是全球疫苗接种令经济有望恢复到 疫情前水准,因此原油等大宗商品也随之向“疫情前均价”靠拢。
“目前,中国货币政策依然立足于持续推动经济复苏增长。
”一位国内大型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学家向记者指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