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itest

发布于 2021/9/3 14:57:12   9人围观


cpi test


纽元暴跌2%, 创近 三个月 新低!疫情再次爆发, 美油多头崩盘了  周二(3月23日)纽约盘前,美元指数(92.3533,0. 0098,0.01%) 上涨,因市场避险情绪升温。


    英镑(1.3737,-0.0012,-0.09%) 兑美元大跌幅,创逾一个月新低,传闻欧盟禁止向英国 出口新的皇冠疫苗。


     新西兰政府采取措施稳定飙升的房地产价格,新西兰元兑美元大跌2%,创三个月新低。


    现货 黄金几乎稳定。


  投资者正在等待美联储 主席鲍威尔和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今天晚些时候就美国经济状况发表讲话。


  美油大跌近5%,因担心欧洲新的防疫限制和缓慢的疫苗接种将减缓燃料 需求的恢复。


   美债收益率突破前高。


  美债收益率的涨势依然非常凶猛。


  其中,美国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 攀升至1.674%,突破前期高点1.625%。


  黄金多头仍面临 阻碍


  由于上周美元指数 小幅下跌,黄金周线则结束三连阴,目前交投于1720美元上方。


  虽然金价小幅上涨,但是多头仍然面临阻碍。


  拜登签署1.9万亿美元刺激法案,疫苗推广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,美联储不担心通胀上升 势头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创新高,提高了持有无息资产黄金的机会成本。


  白银 迎来上涨。


  白银上周也迎来了小幅上涨,虽然盘中一度下破 25美元,不过之后震荡走高,目前银价徘徊于25美元上方。


  欧元小幅攀升。


  刚刚过去的一周,欧元兑美元上涨了30多点,不过盘中一度创下去年11月下旬以来新低至1.1835。


  上周, 欧洲央行表示,为了支撑经济复苏,欧洲央行将加快印钞步伐,以防止债券收益率上升。


  有分析师表示,欧洲的前景让很多人失望,对欧元区的预期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困扰。


  英镑依旧强势。


  英镑兑美元上周上涨了60多点,结束了前两周的回调势头。


  英镑之前走软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债收益率上涨推升了美元。


  而带动英镑上涨的因素,包括英国施打疫苗的进度,以及放宽封锁措施的计划,还有对英国央行实施负利率的预期降温。


  美联储料维持宽松政策:美联储数位官员表示,4月令人失望的 就业报告没有改变强劲的消费者需求下美国劳动力市场乐观的前景。


  达拉斯联储主席 卡普兰周一接受电视采访时说:“尽管存在这些摩擦,我们仍然认为就业将强劲 增长


  ”尽管雇主开出了 更高的工资条件,招聘人手仍然很难。


  “我们仍认为就业强劲增长和复苏是趋势所在,尤其当 休闲旅游行业及其领域重新开放时。


  ”其他 决策者也呼应了卡普兰对 美国就业市场前景的信心。


  旧金山联储主席 戴利说:“我仍然看好未来。


  但是我们还没有到那儿,我们会有一些反反复复。


  ”  原油超级周期可能吗?  眼下,乐观的复苏前景令OPEC对未来全球能源需求非常期待。


  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称,预计经济和 石油需求增长将继续呈现积极的态势,特别是在2021年下半年。


  由于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将超过9900万桶/日,指标将回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。


    此外,有分析指出,随着欧洲各国陆续放宽封锁禁令,今年夏天,27个成员国内部将开放旅行。


  加上夏季传统 用油旺季即将来临,可望提升用油需求, 油价出现进一步重挫的可能性偏低。


    花旗分析师也认为,随着疫情逐渐缓解,旅游休闲需求进一步释放,全球原油需求或在今年夏季达到阶段性高点,市场供需可能在接下来几个月中进一步收紧。


  鉴于此,花旗认为今年原油需求整体强劲,布伦特原油期价年底前可能触及每桶80美元。


    东吴证券通过复盘了21世纪以来油价三次突破 70美元/桶后的走势,发现油价在突破70美元/桶后经历较长时期的上涨(9-22个月),且涨幅达23%-106%。


   但要注意的是,如果油价在70美元之上继续 上行,意味着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回升。


    不过也有券商持不同观点, 中信期货团队宣称年内油价中枢处于60-70美元/桶,在需求不够强、 供给不够弱、美元也不会进一步走弱的三重逻辑下,原油“超级周期”不过是“水中望月”。


    中信表示,上一轮石油超级周期是2000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这段时间内,原油价格中枢从2000年左右的25美元/桶,一路上涨到金融危机前夕的140美元/桶。


  其中有四个助推因素。


   第一,全球经济走势往往与原油需求成正相关;第二,同期OPEC产量逼近产能极限;第三,“弱美元”的出现支撑油价上涨;第四,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为原油市场添了一把火。


    当前不具备出现原油超级周期的条件。


    首先,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劲,另外,碳中和和碳达峰或将在中长期视角下显著降低原油需求, 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对原油产生的驱替效应。


    其次,供给并不弱,市场认为OPEC+对原油生产的调控和美国页岩油回归节奏的克制导致了“弱供给”的出现,但中信认为无论是OPEC还是美国页岩油,都会利用当前机遇进行增产。


    最后,美元难以持续下行。


  当前美元下行是由于欧洲经济阶段性修复领先所导致。


  另外当前美联储史无前例的“大放水”导致市场对美元缺乏信心。


  一旦美联储削减购债计划,尤其是先与欧洲央行开始缩减购债规模时,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抢先上行将对美元形成支撑。